#香港人

LIVE
[ 香港人 ]到達不一樣的時代,有人說我們已二次回歸,亦有人說已是2047 - 香港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市。 不同人、不同政見有自己的解讀,我是一個普通中間溫和的市民,即是人說的和理非,本身已經不喜歡[ 香港人 ]到達不一樣的時代,有人說我們已二次回歸,亦有人說已是2047 - 香港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市。 不同人、不同政見有自己的解讀,我是一個普通中間溫和的市民,即是人說的和理非,本身已經不喜歡[ 香港人 ]到達不一樣的時代,有人說我們已二次回歸,亦有人說已是2047 - 香港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市。 不同人、不同政見有自己的解讀,我是一個普通中間溫和的市民,即是人說的和理非,本身已經不喜歡[ 香港人 ]到達不一樣的時代,有人說我們已二次回歸,亦有人說已是2047 - 香港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市。 不同人、不同政見有自己的解讀,我是一個普通中間溫和的市民,即是人說的和理非,本身已經不喜歡[ 香港人 ]到達不一樣的時代,有人說我們已二次回歸,亦有人說已是2047 - 香港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市。 不同人、不同政見有自己的解讀,我是一個普通中間溫和的市民,即是人說的和理非,本身已經不喜歡

[ 香港人 ]

到達不一樣的時代,有人說我們已二次回歸,亦有人說已是2047 - 香港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省市。 

不同人、不同政見有自己的解讀,我是一個普通中間溫和的市民,即是人說的和理非,本身已經不喜歡理太多政治上的問題,這一年來看見香港的最緊張時刻,不得不關心政府領首的一舉一動。 回憶上年六月的時候,當這麼多人上街抗議的時候我其實在大嶼山、南丫島郊遊,隨後再關心一下才知道港府很明顯是讓中央慢慢加入少少又少少的權力,為什麼反對是錯的呢? 我們有權反對的,正如香港人屈服於地產領導、自由行旅遊經濟的社會,有人受得很苦,只是視而不想見才拖下去。 

國安法的原意我理解,但錯誤的是,反對的人原來永遠是在錯的一邊,也政府不必再去理會這一眾人。 更錯的是今年七月一日遊行不獲批,這個迅息讓所有和理非覺得也經已被打壓。 你可能說,你太誇張這樣的說法,不如去想像一下若國安法只是一個開始、一個破口,日後中央其實大可想加想改什麼都可以,政府和盲目支持的黨只會去同意,不是再高度自治之下,日後香港人慢慢被調較、什至被取代。 一堆疑問之下,我很迷惘,太突然了。

有人說,離開香港,算吧。  這個做法跟移民一樣,你放棄你是一個真正香港人的一個身份,你愛香港就更應該在2047之前跟所有香港人一齊行下去。 結果怎樣你亦是做過香港人。


Post link
[ 定斷 ]有套港劇叫 ’歎息橋‘ 我最近有看過,劇中一對父子分開後重遇,面對面平心靜氣地坐在一起,講和多年來說不清的分歧,當中父説:“半途而廢才是放棄,盡力做了,知道行不通,不再糾纏下去,那叫做放低[ 定斷 ]有套港劇叫 ’歎息橋‘ 我最近有看過,劇中一對父子分開後重遇,面對面平心靜氣地坐在一起,講和多年來說不清的分歧,當中父説:“半途而廢才是放棄,盡力做了,知道行不通,不再糾纏下去,那叫做放低

[ 定斷 ]

有套港劇叫 ’歎息橋‘ 我最近有看過,劇中一對父子分開後重遇,面對面平心靜氣地坐在一起,講和多年來說不清的分歧,當中父説:


半途而廢才是放棄,
盡力做了,知道行不通,不再糾纏下去,
那叫做放低 (放下),
何必如此著。

這番話對我甚有感觸,憶起我這幾年來的起伏,擦身而過地看過別人的高處,然後進入自己的低處後,經時間和心態清洗後得以重置,過去的自己成就了現在的我,不得不說成長了一點兒。 或者現在可能是新的一頁,爭取之下也定必以平常心對待。

//

最近電腦的照片處理程式壞了,這令我認真檢視一下平常的慣常處理流程。 自從完全放下了菲林和數碼相機後,基本的攝影工具就只有手機,這也其實不是什麼新事物,因為一直我都在重用着,什至有出展過的幾張作品也是來自手機。 這一年來的手機照片也其實是經手機程式內處理的,唯獨是檔案處理還是遲遲未有一個完美定斷。 這是一個契機,讓自己放開再探索一下另類的可能性。


Post link
[ 給香港的名信片 ]‘打風’ 是唯一可短暫地完全影響到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社會運作。 從來由小至大遊行示威是一件一年必會發生好幾次的事,也往往沒有什麼變數的例行公事,叫叫口號由維園出發行到政總,長毛[ 給香港的名信片 ]‘打風’ 是唯一可短暫地完全影響到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社會運作。 從來由小至大遊行示威是一件一年必會發生好幾次的事,也往往沒有什麼變數的例行公事,叫叫口號由維園出發行到政總,長毛[ 給香港的名信片 ]‘打風’ 是唯一可短暫地完全影響到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社會運作。 從來由小至大遊行示威是一件一年必會發生好幾次的事,也往往沒有什麼變數的例行公事,叫叫口號由維園出發行到政總,長毛[ 給香港的名信片 ]‘打風’ 是唯一可短暫地完全影響到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社會運作。 從來由小至大遊行示威是一件一年必會發生好幾次的事,也往往沒有什麼變數的例行公事,叫叫口號由維園出發行到政總,長毛

[ 給香港的名信片 ]

‘打風’ 是唯一可短暫地完全影響到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社會運作。 從來由小至大遊行示威是一件一年必會發生好幾次的事,也往往沒有什麼變數的例行公事,叫叫口號由維園出發行到政總,長毛等議員可能行到中聯辦做做騷便完成一天節目。 

沒有人估到六月起開始的反修例活動由遊行一步又一步越行越遠,警民對立衝突變成常態,也不只是一兩個戰場,港九新界各區都不定期有所謂的公眾活動。 由最初的獲得警方不反對通知書 (合法遊行),到完全不理會通知信地非法集結地遊行,可見社會不太認同政府和個別警民衝突的處理方式。 政見往往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分裂之處,完全沒有討論空間,因為極端已成,變成了兩個世界。 

示威者的行動升級至不清楚還有什麼法寶未出的時候,我們需要回首看看香港出了什麼問題,現在已不是譴責誰與誰的地步,不從問題方向來解結,香港只會回到起點,遊戲繼續,沒法走出這處境。

政府推出廣告 ‘珍惜香港這個家’ 的用意,雖然人物和手法出了問題,出處大概明白,但領首亦要明香港最寶貴的永遠不是眼前擁有的一切表面繁榮,而是我們共同進步的未來,中年人現在是不甘心的一大群,因對他們來說局已定、家庭已成、父母已年邁。 說主要是年輕的搞事,不如認真硏究問題,不要指是誰的錯自己是對,聖人也有錯的時候。 目前來看政府再脫節和離地的進行施政很難得到多方面支持。 香港想離開地產主導的定律,香港人要有屋住,工時要人道,要有利建立家的條件 ; 又或者純粹多一點要尊嚴,可以嗎?

//

我工作的門市因位處示威點,已有數天突發的緊急關門,還有好幾次如走難一樣地找回家方法。 也在日前多個港鐵站受到嚴重破壞,需要全線關閉,多個商場關閉及提早休息,24小時便利店更前所未有地休息。 不平息民怨,日後的日子很難回服正常。 我們的一至五可能是正常地運作,周末假期就尤如風暴一樣。


Post link
[ 雨聲下的寜靜 ]遊行示威、再遊行示威,或許香港人已經明白一些沒可能的想法,但是偏偏去試,去支持的大有人在,不支持但不反對的可能是少數,反對的就是想去反傳統地去幹。 我,什至我父母也沒有看過我們這個[ 雨聲下的寜靜 ]遊行示威、再遊行示威,或許香港人已經明白一些沒可能的想法,但是偏偏去試,去支持的大有人在,不支持但不反對的可能是少數,反對的就是想去反傳統地去幹。 我,什至我父母也沒有看過我們這個[ 雨聲下的寜靜 ]遊行示威、再遊行示威,或許香港人已經明白一些沒可能的想法,但是偏偏去試,去支持的大有人在,不支持但不反對的可能是少數,反對的就是想去反傳統地去幹。 我,什至我父母也沒有看過我們這個

[ 雨聲下的寜靜]

遊行示威、再遊行示威,或許香港人已經明白一些沒可能的想法,但是偏偏去試,去支持的大有人在,不支持但不反對的可能是少數,反對的就是想去反傳統地去幹。 我,什至我父母也沒有看過我們這個家可以這樣的亂。 工眾活動令交通亂、公司緊急關門、罷工等等,電視有四、五個畫面不同地點多處騷亂,規模大到國際媒體都做現場直播。 

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警民衝突,令不明來歷的白衣人在元朗地鐡站內有組織地收到指示地攻擊不只是穿黑衣的示威者,他們的行動有媒體推斷出是支持派請來的江湖人仕,的確新聞片段看到的頭破血流和激烈程度遠超過當時八月前黑衣人的倒亂程度。 甚至連事無大小出街也不想穿黑和白衣,免得令人聯想。 警察當晚不在場的真空期太不沉常了,他們也被所有人轟,也成為了另一個月的示威目的。

以上是八月十八和二十一寫下來的,我在十八日到過我人日第一次遊行,據說這遊行集會是屬非法,不過我覺得有問題的事人民要站起來,所以當天放假,冒雨也提早出門先去元朗買我的咖啡豆,然後回到港島上街。 

我從沒有見過遊行可以如此寜靜,聽到的只有雨聲和途中不時有人叫的口號,這次遊行規模也是前所未有,可以說政府越打壓,就更多常人 (和理非) 會出來。 很多東西在媒體中經常看到的我親歴其境,有人經過差館用鐳射筆照射,也有分了隊的前線勇武人仕在旁集合,有趣的是當天沒有警民對峙的情況。

//

不知這場運動會否在開學後/大規模捉人後熄滅,要知道的是香港人只想有一個安穩的居所多過混亂的社會,政府什至中央不能只與財團協商炒人/入黑名單便了事,香港人追不上樓價、舖租亂加的定律必須根治來改變部分遊戲規則。

香港人是有種古怪的 ’盲搶鹽’ 心態,但一切也是來自惶恐的保護。 


Post link
[ 京都 - 伍 ]此行最令我難忘莫過於火車博物館內的所有陳列品,當中包括火車的歴史、演變、機械、票務、等等…回想起這麼多火車支缐其實跟他們歷史有關,因每一條線路其實可以代表一間公司,不[ 京都 - 伍 ]此行最令我難忘莫過於火車博物館內的所有陳列品,當中包括火車的歴史、演變、機械、票務、等等…回想起這麼多火車支缐其實跟他們歷史有關,因每一條線路其實可以代表一間公司,不[ 京都 - 伍 ]此行最令我難忘莫過於火車博物館內的所有陳列品,當中包括火車的歴史、演變、機械、票務、等等…回想起這麼多火車支缐其實跟他們歷史有關,因每一條線路其實可以代表一間公司,不[ 京都 - 伍 ]此行最令我難忘莫過於火車博物館內的所有陳列品,當中包括火車的歴史、演變、機械、票務、等等…回想起這麼多火車支缐其實跟他們歷史有關,因每一條線路其實可以代表一間公司,不[ 京都 - 伍 ]此行最令我難忘莫過於火車博物館內的所有陳列品,當中包括火車的歴史、演變、機械、票務、等等…回想起這麼多火車支缐其實跟他們歷史有關,因每一條線路其實可以代表一間公司,不[ 京都 - 伍 ]此行最令我難忘莫過於火車博物館內的所有陳列品,當中包括火車的歴史、演變、機械、票務、等等…回想起這麼多火車支缐其實跟他們歷史有關,因每一條線路其實可以代表一間公司,不

[ 京都 - 伍 ]

此行最令我難忘莫過於火車博物館內的所有陳列品,當中包括火車的歴史、演變、機械、票務、等等…回想起這麼多火車支缐其實跟他們歷史有關,因每一條線路其實可以代表一間公司,不同的公司分別在經營,有點兒像航空公司一樣。  博物館規模像尖東香港歴史博物館再加多一個有1:1路軌轉盤的露天廣場,可見他們非常重視土地區域的歷史。

不過令我更好奇的反而是他們的學校課外參觀活動,我到過的任何一個有歷史博物成份的景點,都有一大級學生在埸進行校外參觀,小至幼稚園像寵物般的坐在手拉車被老師拉著(情景太可愛),大至高中生。 我知道我們本地也有這類活動,但印象中非常有限,令我感覺到兩地教育有著的核心分野,可能教了出來不能成才,但不能遠離教育人民的初衷。 

//

近月一系列的群眾運動,其實是一群不滿社會現狀的人,帶頭的有某程度政治動機,我看到的不是對與錯,是因與果。 我眼見失望的政策方向,不是這種條例的內容,而是一直停在原地的方向。 如在地的民生政策、環保政策、非地產/商業項目發展,遲遲在硏究當中,西九/啟德一帶原是一個20年前香港大都會的2.0希望,卻也慢慢分割成住房短缺的救火犧牲品,説切身少少的環保分類,又原來政府沒有自己的規管、保貼有限沒法經營、零典範地進行, 我真的不知我放入回收桶內的是否真的得到回放,還是只是塑造美好大都會的花瓶。 遲遲打造不到新的旅遊點,市內已狹窄,還分流不到遊客到其他地方,我都為他們辛苦。 狹窄至極的環境,怎樣可令人快樂。

香港需要一個平衡,長期傾斜的支柱令遊戲玩不了,人囗過盛地方細小,什麼都被框住,低天花大窗台等等變成賺錢工具。 人,有思想有感受的,年輕人及中年人看過世界的一切可能性。 工時長、賺得小、住得更小、發展零展望、貧窮加劇,不需專家也可推斷香港不變只會更壞。 香港人的心聲有誰聽 做得到。 


Post link
[ 京都 - 肆 ]旅遊書特別介紹嵐山的竹林與周邊的去處,我把這活動放在第三天的行程內,事原我是想去別處行山,不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比叡山如要行的話就需花上六小時,的確逗留天數不夠令我最終沒往這邊去[ 京都 - 肆 ]旅遊書特別介紹嵐山的竹林與周邊的去處,我把這活動放在第三天的行程內,事原我是想去別處行山,不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比叡山如要行的話就需花上六小時,的確逗留天數不夠令我最終沒往這邊去[ 京都 - 肆 ]旅遊書特別介紹嵐山的竹林與周邊的去處,我把這活動放在第三天的行程內,事原我是想去別處行山,不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比叡山如要行的話就需花上六小時,的確逗留天數不夠令我最終沒往這邊去[ 京都 - 肆 ]旅遊書特別介紹嵐山的竹林與周邊的去處,我把這活動放在第三天的行程內,事原我是想去別處行山,不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比叡山如要行的話就需花上六小時,的確逗留天數不夠令我最終沒往這邊去[ 京都 - 肆 ]旅遊書特別介紹嵐山的竹林與周邊的去處,我把這活動放在第三天的行程內,事原我是想去別處行山,不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比叡山如要行的話就需花上六小時,的確逗留天數不夠令我最終沒往這邊去[ 京都 - 肆 ]旅遊書特別介紹嵐山的竹林與周邊的去處,我把這活動放在第三天的行程內,事原我是想去別處行山,不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比叡山如要行的話就需花上六小時,的確逗留天數不夠令我最終沒往這邊去[ 京都 - 肆 ]旅遊書特別介紹嵐山的竹林與周邊的去處,我把這活動放在第三天的行程內,事原我是想去別處行山,不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比叡山如要行的話就需花上六小時,的確逗留天數不夠令我最終沒往這邊去

[ 京都 - 肆 ]

旅遊書特別介紹嵐山的竹林與周邊的去處,我把這活動放在第三天的行程內,事原我是想去別處行山,不過一個在東、一個在西,比叡山如要行的話就需花上六小時,的確逗留天數不夠令我最終沒往這邊去。

總算嵐山給了我一個另類悠閒的一個中下午,異地遊最大的難關莫過於方向感降至零,及言語不太通。 火車站在這區域內景點的附近,我看著看不明的地圖告示,人流又走不太一致的方向,有幸這時有一澳洲遊客也走著同一目的地。 簡單的一個竹林就足以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看似簡單的表面,我相信一定有很多工夫配套做了。 嵐山有一條度月橋在河中,另一邊有著不同寺院,包括世界文化遺產天龍寺,雖然沒有什麼歷史介紹在場,但用心感受一下可想像古代時的風貌,附近的竹林也點綴了不少,看似簡單的一草一木,他們用了心保留下所有原貌,甚至人力車、木舟。


Post link

香港的

約拍攝嗎??

收費???

約我嗎????私影???

影得好嗎???

放下相先

Pls copy & sharePls copy & share

Pls copy & share


Post link
loading